VMware vSphere6.0 服務器虛擬化部署安裝圖解(詳細步驟)
一 、VMware vSphere部署的前期規(guī)劃要點
1、vSphere的優(yōu)點
(略)
2如何利用現在的設備架構虛擬化環(huán)境
在虛擬化過程中,用戶大多會考慮目前現有的服務器、存儲、交換機等基礎設備是否可以使用,這需要根據服務器、存儲的性能以及參數綜合考慮。
如果是近一、兩年新購買的服務器,則考慮將這些服務器整合、擴充,用做虛擬化主機,一般來說大多數標配不高的服務器都能擴充到很高的配置。例如,IBM 3850 X6服務器最大可以擴充到4個CPU、1.5TB內存,以CPU為例,IBM 3850 X6出廠標配2個CPU,這CPU可以是6核、8核,如果現有多臺IBM 3850 X6服務器(例如2臺或更多),可以將這2臺的CPU放到其中一臺,而另一臺則可以新購4個8核的CPU,同樣,內存也可以集中到一臺,另一臺則配置多個單條8GB的內存,同樣,對于其他廠家的服務器也可以這樣處理,先進行多臺整合,然后再進行服務器的升級。
在虛擬化實施的過程中,如果使用現有的服務器,推薦優(yōu)先為服務器添加內存、網卡,其次是配置冗余電源、CPU;至于硬盤,在虛擬化項目中,優(yōu)先是配置共享的存儲,其次是添加本地硬盤。
除了做虛擬化主機外,還可以將原有的服務器改做存儲服務器,例如,如果某服務器配置較低并且不具有升級的價值,但具有較多的本地硬盤時,可以將硬盤集中到某臺服務器中,將這臺服務器通過安裝openfiler(32位或64位產品都有)或Windows Server 2008 R2或Windows Server 2012,組成存儲服務器,通過千兆網絡為虛擬化環(huán)境提供iSCSI的網絡存儲,這些存儲可以用來做數據備份或擴展。
3服務器性能與容量規(guī)劃
在實施虛擬化的前期,有一個虛擬機容量規(guī)劃,就是一臺物理服務器上,最大能放多少虛擬機。實際上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即要考慮主機的CPU、內存、磁盤(容量與性能),也要考慮運行的虛擬機需要的資源,在實際使用時,系統(tǒng)總有至少30%甚至更高的富余容量,不可能讓一個主機上的資源利用率超過80%以致接近100%,否則一旦達到這些數值,整個系統(tǒng)響應會比較慢。
在估算虛擬化的容量時,在只考慮CPU的情況下,可以將物理CPU與虛擬CPU按照1:4~1:10甚至更高的比例規(guī)劃,例如一臺物理的主機具有4個8核心的CPU,在內存、存儲足夠的情況下,按照1:5的比例,則可以虛擬出4×8×5=160個vcpu,假設每個虛擬機需要2個vcpu,則可以創(chuàng)建80個虛擬機。在實際實施虛擬化的項目中,大多數虛擬機對CPU的要求并不是非常的高,即使為虛擬機分配了4個或更多的CPU,但實際上該虛擬機的CPU使用率只有10%以下,這時候所消耗的物理主機CPU資源不足0.5個。
在虛擬化的項目中,對內存占用是最大、要求最高的,在實際使用中經常發(fā)現,物理主機的內存會接近80%甚至90%,因為在同一物理主機上,規(guī)劃的虛擬機數量較多,而且每個虛擬機分配的內存又較大(總是超過該虛擬機實際使用的內存),所以會導致主機可用內存減少。在為物理主機配置內存時,要考慮將要在該主機上運行多少虛擬機、這些虛擬機一共需要多少內存,一般情況下,每個虛擬機需要的內存在1GB~4GB甚至更多,還要為VMware ESXi預留一部分內存。通常情況下,配置了4個8核心CPU的主機,一般需要配置96GB甚至更高的內存;在配置2個6核心CPU的主機,通常要配置32~64GB內存。
4統(tǒng)計與計算現有服務器容量
如果要將現有的物理服務器遷移到虛擬機中,可以制作一張統(tǒng)計表這包括現有物理服務器的CPU型號、數量、CPU利用率、現有內存及內存利用率、現有硬盤數量、大小、RAID及使用情況,然后根據這些來計算,計算方式為:
實際CPU資源=該臺服務器CPU頻率×CPU數量×CPU使用率
實際內存資源=該臺服務器內存×內存使用率
實際硬盤空間=硬盤容量-剩余空間
假設經過計算,現在已經使用了91.1944Ghz的CPU資源,以CPU頻率3.0HzCPU為例,則需要30核心(負載100%),但要考慮整體項目中CPU的負載率為60%~75%,以及管理等其他開銷,則至少需要40個CPU核心,如果配置4個6核心的服務器,則需要大約4臺物理主機。至于內存,假設經計算現在已經使用了182GB,加上管理以及富余,以360GB計算,每服務器96GB~128GB即可。
5服務器虛擬化時的服務器選擇
在實施虛擬化的過程中,如果現有服務器可以滿足需求虛擬化需求,可以使用現有的服務器,如果現有服務器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可以部分采用現有服務器,然后再采購新的服務器。
如果采購新的服務器,可供選擇的產品比較多,如果單位機房在機柜存放,則優(yōu)先采購機架式服務器,服務器采購的原則是:
(1)如果2U的服務器能滿足需求,則采用2U的服務器,通常情況下,2U的服務器最大支持 、2個CPU,標配1個CPU,在這個時候,就要配置2個CPU。
如果2U的服務器不能滿足需求,則采用4U的服務器,通常情況下,4U的服務器最大支持4個CPU并標配2個CPU,在購置服務器時,為服務器配置4個CPU為宜,如果對服務器的數量不做限制,采購兩倍的2U服務器要比采購4U的服務器節(jié)省更多的資金,并且性能大多數也能滿足需求。
(2)CPU:在選擇CPU時,選擇6核或8核的Intel系列的CPU為宜,10核或更多核心的CPU較貴,不推薦選擇,當然,單位對CPU的性能、空間要求較高時除外。
(3)內存:在配置服務器的時候,近可能為服務器配置較大內存。在虛擬化項目中,內存比CPU更重要。一般情況下,2個6核心的2U服務器配置64GB內存,4個6核心或8核心的4U服務器配置128GB或更多的內存。
(4)網卡:在選擇服務器的時候,還要考慮服務器的網卡數量,至少要為服務器配置2接口的千兆網卡,推薦4端口千兆網卡。
(5)電源:近可能配置兩個電源。一般情況下,2U服務器選擇2個450W的電源可以滿足需求,4U服務器選擇2個750W電源可以滿足需求。
(6)硬盤:如果虛擬機保存在服務器的本地存儲,而不是網絡存儲,則為服務器配置6個硬盤做RAID5,或者8個硬盤做RAID50為宜。由于服務器硬盤槽位有限,故不能選擇太小的硬盤,當前性價比高的是600GB的SAS硬盤,2.5寸SAS硬盤轉速是10000轉,3.5寸SAS硬盤轉速為15000轉,選擇2.5寸硬盤具有較高的IOPS。
至于服務器的品牌,則可以選擇華為、IBM、HP或Dell,當對服務器占用空間有較高要求時,可以配置刀片服務器,例如華為Tecal E6000服務器,8U的空間,可以最大配置10個刀片服務器,每個服務器可以配2個CPU、2個SAS硬盤、12個內存插槽、雙端口網卡。
6存儲設備的選擇
在虛擬化項目中,推薦采用存儲設備而不是服務器本地硬盤,在配置共享的存儲設備時,只有虛擬機保存在存儲時,才能快速實現并使用HA、FT、vMotion等技術。在使用VMware vSphere實施虛擬化項目時,一個推薦的作法是將VMware ESXi安裝在服務器的本地硬盤上,這個本地硬盤可以是一個固態(tài)硬盤(5.2~10GB即可),也可以是一個SD卡(配置8GB即可),甚至可以是1GB的U盤,如果服務器沒有配置本地硬盤,也可以從存儲上為服務器劃分8~16GB的分區(qū)用于啟動。
在選擇存儲設備的時候,要考慮整個虛擬化系統(tǒng)中需要用到的存儲容量、磁盤性能、接口數量、接口的帶寬。對于容量來說,整個存儲設計的容量要是實際使用容量的2倍以上,例如,整個數據中心已經使用了1TB的磁盤空間(所有己用空間加到一起),則在設計存儲時,要至少設計2TB的存儲空間(是配置RAID之后而不是沒有配置RAID、所有磁盤相加的空間)。
在存儲設計中另外一個重要的參數是IOPS (Input/Out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進行讀寫(I/O)操作的次數,多用于數據庫等場合,衡量隨機訪問的性能,存儲端的IOPS性能和主機端的IO是不同的,IOPS是指存儲每秒可接受多少次主機發(fā)出的訪問,主機的一次IO需要多次訪問存儲才可以完成。例如,主機寫入一個最小的數據塊,也要經過“發(fā)送寫入請求、寫入數據、收到寫入確認”等三個步驟,也就是3個存儲端訪問,每個磁盤系統(tǒng)的IOPS是有上限的,如果設計的存儲系統(tǒng),實際的IOPS超過了磁盤組的上限,則系統(tǒng)反應會變慢,影響系統(tǒng)的性能。簡單來說,15000轉的磁盤的IOPS是150,10000轉的磁盤的IOPS是100,普通的SATA硬盤的IOPS大約是70~80。一般情況下,在做桌面虛擬化時,每個虛擬機的IOPS可以設計為3~5個;普通的虛擬服務器IOPS可以規(guī)劃為15~30個(看實際情況),當設計一個同時運行100個虛擬機的系統(tǒng)時,IOPS則至少要規(guī)劃為2000個,如果采用10000轉的SAS磁盤,則至少需要20個磁盤,當然這只是簡單的測算,在真正實施時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在規(guī)劃存儲時,還要考慮存儲的接口數量及接口的速度,通常來說,在規(guī)劃一個具有4主機、1個存儲的系統(tǒng)中,采用具有2個接口器、4個SAS接口的存儲服務器是比較合適的,如果有更多的主機,或者主機需要冗余的接口,則可以考慮配FC接口的存儲,并采用光纖交換機連接存儲與服務器。
7網絡及交換機選擇
在一個虛擬化環(huán)境里,每臺物理服務器一般擁有更高的網卡密度,虛擬化主機有6個、8個甚至更多的網絡接口卡(NIC)是常見的,反之,沒有被虛擬化的服務器只有2個或4個NIC,這成為數據中心里的一個問題,因為邊緣或分布交換機放在機架里,以簡化網絡布線,然后上聯到網絡核心,在這種解決方案里,一個典型的48端口的交換機僅能處理4~8臺虛擬主機,為了完全添滿機架,需要更多的邊緣或分布交換機。
在虛擬化環(huán)境里,當多個工作負荷整合到這些主機里時,根據運行在主機上的工作負荷數量,網絡流量增加了,網絡利用率將不再像過去每臺物理服務器上那樣低了。
為了調節(jié)來自整合工作負荷增加的網絡流量,可能需要增加從邊緣或分布交換機到網絡核心的上聯數量,這時對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及上行線路就達到較高的要求。
另一個關鍵的改變來自最新一代虛擬化產品的動態(tài)性質,擁有諸如熱遷移和多主機動態(tài)資源管理。虛擬化里固有的動態(tài)更改性能意味著不能再對服務器之間的流量流動作任何假設。
在進行虛擬機之間的動態(tài)遷移,或者將虛擬機從一個存儲遷移到另一個存儲時,為了減少遷移的時間,不對關鍵業(yè)務造成影響,在遷移期間會占用大量的網絡資源,另外,在遷移的時候,雖然可以減少并發(fā)遷移的數量,但在某些應用中,可能會同時遷移多臺虛擬機,這對交換機背板帶寬以及交換機的性能的要求達到更高。
另外,虛擬化使數據中心里網絡層的一些能見度降低了,網絡工程師在虛擬交換機里沒有能見度,也不能輕松決定哪個物理NIC對應哪個虛擬交換機,這在故障檢修中是最重要的信息,為了減少故障率,為交換機配置冗余的業(yè)務板及冗余電源也應該考慮,同時,在近可能的前提下,配置更高的交換機。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物理主機配置4端口千兆網卡,并且為了冗余,近可能是每兩個網卡綁定在一起,用做負載均衡及故障轉移。
對于中小企業(yè)虛擬化環(huán)境中,為虛擬化系統(tǒng)配置華為S5700系列千兆交換機即可滿足大多數的需求,華為S5700系列分24端口、48端口兩種,如果需要更高的網絡性能,可以選擇華為S9300系列交換機,如果在虛擬化規(guī)劃中,物理主機中的虛擬機只需要在同一個網段(或者在兩個等有限的網段中),并且對性能要求不高但對價錢敏感的時候,可以選擇華為的S1700系列普通交換機。無論是VMware ESXi還是Hyper-V Server,都支持在虛擬交換機中劃分VLAN,即將主機網卡連接到交換機的Trunk端口、然后在虛擬交換機一端劃分VLAN,這樣可以在只有一到兩個物理網卡時,可以讓虛擬機劃分到所屬網絡中的不同VLAN中。
二 實際部署環(huán)境
服務器配置信息

存儲配置信息

存儲容量劃分

三 網絡拓撲圖

四 安裝ESXi主機
1安裝ESXi
1) 下載ESXI6.0U1的安裝鏡像文件(VMware-VMvisor-Installer-6.0.0.update01-3073146.x86_64.ISO),并將其刻錄成光盤,放入CD-ROM中,啟動服務器并從光盤引導,安裝系統(tǒng)經過一段時間會自動進入引導界面
也可以將安裝鏡像直接刻錄到U盤,通過服務器的USB引導安裝ESXi,但要注意刻錄時會清空U盤

2) 正在自動開始引導ESXi6.0安裝程序

3) 來到ESXi安裝的歡迎界面,按“回車”進入下一步

4) 協(xié)議界面,按“F11”進入下一步

5) 此時系統(tǒng)開始自動查詢可用存儲設備

6) 在選擇磁盤頁面中,選擇要在其上安裝 ESXi 的存儲設備,如果這里有iSCSI存儲設備也可以進行選擇,然后按“回車”進入下一步
選擇磁盤時,千萬不要依賴列表中的磁盤順序,其磁盤順序是由BIOS確定的
如果選擇的是 SSD,則同一磁盤組中的 SSD 和所有基礎 HDD 將被清除
如果選擇的是 HDD,并且磁盤組有兩個以上磁盤,則只有選定的 HDD 才會被清除
如果選擇的是 HDD 磁盤,并且磁盤組的磁盤不超過兩個,則 SSD 和選定的 HDD 將被清除

7) 選擇鍵盤類型,默認即可,按“回車”進入下一步

8) 設置管理員root的密碼,大于等于7位即可,按“回車”進入下一步

9) 此時系統(tǒng)正在自動整理和收集安裝信息

10) 確認以上配置無誤后,即可按“F11”開始安裝ESXi了

11) 正在安裝ESXi操作系統(tǒng)

12) 安裝完成,按“回車”重啟服務器

2配置ESXi
1) 在ESXi主界面,按“F2”彈出登陸框,輸入管理員root密碼,然后按“回車”登陸ESXi系統(tǒng)

2) 進入ESXI系統(tǒng)的菜單及配置內容如下,


3) 配置網絡的菜單如下:

選擇“IPv4 Configuration”,按“回車”進入IP地址配置界面

4) IPv4的配置菜單如下:
Disable IPv4 configuration for management network 禁用IPv4地址
Use dynamic IPv4 address and network configuration 配置動態(tài)IPv4地址
Set static IPv4 address and network configuration 配置靜態(tài)IPv4地址
選擇“Set static IPv4 address and network configuration”,配置靜態(tài)IP地址、子網掩碼、網關,按“回車”確定

5) 選擇“DNS Configuration”,按“回車”進入DNS和主機名的配置界面(若無DNS或域控服務器,第五、六步可以不配置)

6) 配置DNS地址和主機名,按“回車”確定

7) 網絡配置完成后,按“ESC”彈出出現確認配置網絡的界面,按“Y”確定保存以上所有配置

至此ESXi的所有配置完成,后續(xù)操作將在vSphere Client端進行。

五 安裝VCENTER FOR WINDOWS
1創(chuàng)建安裝VCENTER的虛擬機
通過vSphere Client可以直接管理單臺ESXi服務器,但是管理有限,也不能vMotion等操作,因此,通常都是使用vSphere Client或者web Client,通過連接vCenter Server服務器來實現對多臺ESXi服務器的管理。
VMware vCenter是VMware vSphere套件中一個強大的主機和虛擬機集中管理組件,vSphere許多高級功能,只有在vCenter下才可以配置實現,并且vSphere許多 管理模塊只能集成安裝在vCenter環(huán)境中,無法獨立安裝運行,通過對vCenter的管理可以對一臺或者多臺VMware vSphere進行管理配置,因此VMware vCenter是VMware vSphere的主要管理平臺。

安裝部署VMware vCenter For Windows的機子需滿足以下條件:
n Windows Server 2008,并且C盤可用空間不小于20GB,內存不低于8GB,否則會報錯,無法進行安裝。
n Windows Server 2008建議設置為靜態(tài)IP,并且主機名為FQDN(安裝完成后修改主機名,注意不能與其他主機名重復)
用vSphere Client客戶端登陸主機,新建一臺虛擬機,配置為2CPU、8G RAM、80G硬盤(注意:虛擬機的硬盤應使用共享存儲,盡量不要使用本地硬盤存儲),安裝WINDOWS 2008系統(tǒng)并激活,并安裝VM TOOLS、WINRAR等必要的軟件。
2安裝SQL2008R2及SP1補丁
安裝SQL Server 2008 R2需要.NET Framework 3.5 SP1支持
這里我們的操作系統(tǒng)是Windows Server 2008 R2,已經默認自帶了.NET Framework 3.5 SP1
1) 掛載SQL2008R2光盤鏡像文件,打開安裝文件,出現下面的界面,直接點確定

2) 在SQL Server 安裝中心界面上,點擊左側的“安裝” ,然后在右邊的選項里選擇“全新安裝或向現有安裝添加功能”

3) 安裝程序要掃描本機的一些信息,用來確定在安裝過程中不會出現異常。如果在掃描中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則必須在修復這些問題之后才可能重新運行安裝程序進行安裝。
掃描結果顯示為已通過,點“確定”進行下一步

4) 輸入產品密鑰,此時輸入框中自含密鑰,無須輸入,下一步

5) 選擇“我接受許可條款”后,點“下一步”

6) 安裝程序需要在本機上安裝一些必要的組件。點安裝

7) 接下來,才是正式安裝SQL Server程序。
首先還是掃描主機,這個步驟看起來跟剛才在準備過程中的一樣,都是掃描本機,防止在安裝過程中出現異?!,F在并不是在重復剛才的步驟,從下圖明顯看出這次掃描的精度更細,掃描的內容也更多。
在這個步驟中,一定不要忽略“Windows防火墻”這個警告,因為如果在Windows2008操作系統(tǒng)中安裝SQL Server,操作系統(tǒng)不會在防火墻自動打開TCP1433這個端口。開啟TCP1433端口的方法在后面會提到。
掃描結果為已通過,點“下一步”繼續(xù)

8) 設置角色,這里有3個選項可供選擇。我們選擇“SQL Server功能安裝”。

9) 勾選需要安裝的組件,選擇安裝路徑,下一步


11) 實例配置這里我們選默認實例。系統(tǒng)自動將這個實例命名為:MSSQLSERVER。

12) 顯示磁盤空間要求,直接點下一步

13) 服務賬戶設置,首先要配置服務器的服務帳戶,也就是讓操作系統(tǒng)用哪個帳戶啟動相應的服務。為了省事,我們選擇“對所有SQL Server服務使用相同的帳戶”。

14) 輸入操作系統(tǒng)的賬戶名和密碼,確定

15) 身份驗證模式:Windows身份驗證模式
添加當前用戶,指定SQL Server管理員為操作系統(tǒng)登錄賬號
然后下一步

16) 默認,下一步

17) 下一步

18) 完成上述功能選擇和配置之后,就要開始安裝了。
首先,是讓我們確認一下安裝選項。確認之后,點“安裝”按鈕開始安裝。

19) 安裝程序顯示安裝進度。如果是全新安裝,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小時(視磁盤的速度而定)。

20) 直到最后,出現下面的畫面,安裝完成,點關閉

21) 至此,SQL Server 2008 R2數據庫安裝完成。
接著需要安裝SP1補丁,下載SQLServer2008R2SP1-KB2528583-x64-CHS,雙點運行安裝。
安裝程序會先掃描主機,待掃描完成后點擊下一步。

22) 選擇“我接受許可條款”,并點擊下一步。

23) 選擇功能,點擊“全部”。

24) 進行檢查文件,點擊下一步。

25) 查看功能,并點擊“更新”。

26) 開始更新,顯示更新進度。

27) 安裝成功。點“關閉”退出

3打開防火墻1433端口
1) 依次單擊“開始”、“管理工具”、“高級安全 Windows 防火墻”。

2) 右鍵單擊“入站規(guī)則”,然后單擊“新建規(guī)則”。

3) 在“新建入站規(guī)則向導”對話框中的“規(guī)則類型”頁上單擊“端口”,然后單擊“下一步”。

4) 在“協(xié)議和端口”頁上單擊“TCP”,單擊“特定本地端口”,鍵入 1433,然后單擊“下一步”。

5) 在“操作”頁上單擊“允許連接”,然后單擊“下一步”。

6) 在“配置文件”頁上執(zhí)行所有下列操作:
選中“域”復選框。
選中“專用”復選框。
清除“公用”復選框。
單擊“下一步”。

7) 在“名稱”頁為新的入站規(guī)則鍵入一個有意義的名稱。然后單擊“完成”。

8) 將網絡連接設置為“專用”



4數據庫準備
1) 確認數據庫服務已全部運行正常:
點“開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R2”-“配置工具”-“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點“SQL Server服務”,將全部的服務啟動,并將啟動模式改為“自動”
如果安裝了SQL的Report Services報表服務,并且準備將數據庫和vCenter裝在同一臺Server上,此時需要將Report Services報表服務關閉,因為Report Services的默認端口為80,與vCenter沖突,當然也可以修改Report Services的默認端口




2) 依次單擊“SQL Server 網絡配置”-“MSSQLSERVER的協(xié)議”,右擊“TCP/IP”,在彈出菜單單擊“屬性”

選擇“IP地址”選項卡,將IP2和IP4中的已啟用由“否”改為“是”,單擊“確定”

3) 在Windows開始菜單中,打開數據庫管理工具

輸入登錄的服務器名稱,身份驗證為“Windows身份驗證”,連接數據庫,出現下面的界面


創(chuàng)建一個用于vCenter Server的數據庫:在“數據庫”一欄點右鍵,新建數據庫

輸入數據庫名稱,點“確定”

4) 在SQL 2008 R2光盤找到“x:2052_chs_lpx86setupx64sqlncli.msi”NativeClient 10.0的安裝包進行安裝,這個安裝很簡單,一直下一步就可以了

5) 在vCenter Server服務器(172.16.14.22)上打開“數據源(ODBC)”

打開“系統(tǒng) DSN”選項卡,單擊“添加”

選擇“SQL Server Native Client 10.0”,單擊“完成”

開始創(chuàng)建vCenter Server數據源,輸入數據源名稱、描述和數據庫服務器,單擊“下一步”

選擇驗證方式,保持默認即可,單擊“下一步”

選擇“更改默認的數據庫為”,選擇剛創(chuàng)建好的vCenterDB數據庫,單擊“下一步”

保持默認,單擊“完成”

單擊“測試數據源”,如果測試結果顯示“測試成功!”就表示創(chuàng)建的數據源可以正常使用了,然后單擊“確定”完成數據源創(chuàng)建

5為帳戶分配“服務登陸”權限
在安裝vCenter之前,需要為vCenter Server的服務帳戶分配“服務登陸”特權,點“開始”-“運行”,輸入gpedit.msc后回車,打開“本地組策略”,依次展開“計算機配置”-“Windows配置”-“安全設置”-“本地策略”-“用戶權限分配”,然后在右側雙擊“作為服務登陸”,在彈出對話框單擊“添加用戶或組”將帳號加入,確認無誤后單擊“確定”

修改后我們通過命令強制刷新組策略

6安裝vCenter Server
1) 掛載vCenter Server 6.0安裝光盤(VMware-VIMSetup-all-6.0.0-3040890.iso),運行安裝程序,選擇“適用于Windows的vCenter Server”,然后單擊“安裝”

2) vCenter的安裝向導,單擊“下一步”

3) 選擇“我接受許可協(xié)議條款”,單擊“下一步”

4) 這里部署類型選擇“嵌入式部署”,單擊“下一步”
從vSphere 6.0開始,vCenter Single Sign-On包括在嵌入式部署中或是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的一部分。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 包含vSphere組件之間進行通信所需的全部服務,其中包括vCenter SingleSign-On、VMware 證書頒發(fā)機構、VMware Lookup Service以及許可服務
安裝順序
vCenter6.0目前支持兩種安裝方式:嵌入式部署、分布式部署。
嵌入式部署將vCenter Server、vCenter Server服務組件和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部署在一臺虛擬機或物理機服務器上。此模型適用于8個以內(包括8個)的實例的部署
分布式部署將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和vCenter Server分隔開來,并將它們安裝在不同的虛擬機或物理服務器上。首先安裝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然后在另一臺虛擬機或物理機上安裝vCenter Server和vCenter Server組件,并將vCenter Server連接到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可以將許多vCenter Server實例連接到一個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此模型適用于8個以上的實例部署
1、如果部署類型選擇外部部署,又稱分布式部署,那么必須先安裝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然后再安裝vCenter Server。
2、如果部署類型選擇嵌入式部署,將自動執(zhí)行正確的安裝順序。
注意
一個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最多支持八個vCenter實例,如果超出需要額外安裝Platform Services Controller

5) 確認系統(tǒng)名稱無誤后(若沒有DNS或域,此處建議使用VCENTER的靜態(tài)IP地址,否則Web Client將無法打開),單擊“下一步”
注意:確保提供的FQDN或IP地址不會發(fā)生更改。無法在部署后更改系統(tǒng)名稱。如果系統(tǒng)名稱發(fā)生更改,則必須卸載并重新安裝vCenter Server。

6) 因為是首次安裝,所以選擇“創(chuàng)建新vCenter Single Sign-On域”,然后輸入管理員administrator密碼(密碼應符合復雜程度,包括大寫字母、小寫字母、特殊字符及數字,長度大于8位),其他保持默認即可,單擊“下一步”

7) 這里選擇“指定用戶服務帳戶”,然后輸入具有服務登陸特權的帳戶和密碼,單擊“下一步”
如果這里和數據源都選擇使用Windows本地系統(tǒng)帳戶運行,那么下面一步設置數據源的時候將會報錯,無法繼續(xù)安裝

8) 選擇“使用外部數據庫”,在DSN名稱處選擇之前創(chuàng)建的可用數據源,單擊“下一步”

9) 列出了vCenter運行所需的所有端口號,保持默認即可,單擊“下一步”

10) 安裝路徑建議不要修改,保持默認路徑即可,單擊“下一步”

11) 列出了以上設置的所有參數,確認無誤后,單擊“安裝”即可開始安裝vCenter Server了

12) 正在安裝vCenter Server,顯示安裝的進度條,安裝過程大約需要半小時。

13) 單擊“完成”,至此vCenter Server就安裝完成了

六 通過Web Client對vCenter進行基本配置
瀏覽器配置需求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10 和 11。
Mozilla Firefox:最新的瀏覽器版本,以及在發(fā)布vSphere 6.0時的前一個版本。
Google Chrome:最新的瀏覽器版本,以及在發(fā)布vSphere 6.0時的前一個版本。
并且安裝Adobe Flash Player 11.9或更高版本
建議直接安裝個Chrome,兼容性很好,不需要額外安裝其他插件
Windows2008 自帶的瀏覽器版本為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8,必須先進行版本升級,升級完成后繼續(xù)下面的操作。
1關閉IE增強
服務器版本的windows在安裝之后IE瀏覽器是啟用IE增強配置的,當訪問一個網站的時候提醒要添加到信任列表,下載文件的時候也會彈出提示添加信任列表,所有所有的通過IE訪問的網頁都需要添加到信任列表中,非常的麻煩,可以選擇關閉這個功能。
打開“開始菜單”--選擇“管理工具”--選擇“服務器管理”

來到服務器管理界面,接著打開“配置IE ESC”

將IE ESC配置界面上的2個選項都設置為禁用并點擊確定

再次打開IE瀏覽器,直接提示我們IE ESC沒配置,不用管他,直接輸入要瀏覽的網站地址即可。
2安裝vCenter客戶端集成插件
打開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vcenter地址https://IP, 點擊“登錄到vSphere Web Client”

提示安全證書有問題,不用理會,點“繼續(xù)瀏覽此網站”

點擊“下載客戶端集成插件”,并且一直下一步進行安裝,直至安裝完成







3添加數據中心及ESXi主機
vCenter Server是整個vSphere架構的核心控制臺。必須通過其實現的功能有vm模板、權限控制、Vmotion、DRS、HA、FT、分布式vSwitch、Host Profiles等。日常我們維護,以及后續(xù)的vMotion,vDRS,HA,FT等功能,都將在這個圖形化界面進行操作。vCenter Server需要通過vSphere Client或者Web Client來管理。
一些基本概念
數據中心(DataCenter):vCenter的基本單位,一般以機房位置來劃分,是vCenter的最高級的劃分單位。
群集(Cluster):多臺ESXi服務器組成一個群集,可以提供高級功能,通常同一機房計算機會放入一個DataCenter,提供同一功能的多臺ESXI服務器會放入一個群集當中;
主機(Host):指ESXI主機。HOST可以加入到Cluster或者DataCenter當中;
虛擬機(VM):可以放在HOST當中,CLUSTER當中。
文件夾(Folder):抽象單位,可以存儲一個或多個DataCenter,DataCenter之下也可以創(chuàng)建多個文件夾。
1) 打開Web Client,輸入vCenter的管理員及密碼,單擊“登陸”,登陸vCenter Server(注意:請使用賬號vsphere.localadministrator或administrator@vsphere.local賬號登錄,否則登錄上去也沒有相應的權限)

2) 點擊“主機和群集”

3) 右擊vCenter Server的實例名,在彈出菜單單擊“新建數據中心”


4) 右擊數據中心,在彈出菜單單擊“添加主機”

5) 輸入ESXi主機的IP地址

6) 輸入ESXi的管理員賬號root和密碼,單擊“下一步”

7) 提示證書無法驗證的錯誤,沒有影響,單擊“是”繼續(xù)

8) 主機摘要,直接單擊“下一步”繼續(xù)

9) 此處可以分配ESXi的許可密鑰,但這里我們先暫時不做任何設置,后面統(tǒng)一對ESXi和vCenter進行授權,所以保持默認單擊“下一步”

10) 鎖定模式將會限制ESXi主機的控制途徑,一般都設置為“已禁用”,單擊“下一步”

11) 選擇虛擬機位置,因為我們是新環(huán)境,并且只建立了一個數據中心,所以保持默認,單擊“下一步”

12) 單擊“完成”開始添加ESXi主機

13) ESXi主機已添加進vCenter Server,重復以上步驟將所有ESXi主機全部添加進來。

4添加冗余網卡
虛擬機的容錯的基礎是群集,而要管理與使用群集,需要有“管理網絡冗余”、“至少兩個共享存儲磁盤”。接來下,需要為每臺ESXi主機的管理網絡添加冗余網卡(注意:若ESXI主機為配置2塊網卡的刀片服務器,則不能配置冗余網卡),并為ESXi主機添加網絡存儲磁盤。
vSphere默認配置提供了一個工作網絡,但想抵御網絡接口故障,需要創(chuàng)建冗余網絡。
vSphere網絡由許多層構成,最底層是物理網卡。虛擬交換機位于物理網卡層之上,默認會安裝第一臺虛擬交換機vSwitch0。虛擬交換機的用法與物理網絡中的物理交換機類似。這意味著幾個虛擬機能夠連接到一個交換機上??稍凇熬W絡”選項卡中查看當前配置的概況。
默認安裝時,只有一塊物理網卡連接到虛擬交換機。為確保網絡冗余,應該添加另一塊物理網卡組成網卡組。
1) 在vSphere Web Client管理界面中,在左側選中一臺主機,在右側選擇“管理”-“網絡”-“虛擬交換機”,在列表中選擇系統(tǒng)己有的虛擬交換機,單擊“
”按鈕

2) 在“分配的適配器”對話框中,當前可以看到有一個網卡,單擊“+”按鈕,為交換機添加另一個網卡。

3) 在彈出的“將物理適配器添加到交換機”對話框中,按規(guī)劃選擇適當的“故障切換順序組”,然后從“網絡適配器”列表中,選擇要添加的網卡,在此選擇vmnic1,這是ESXi主機的第2塊網卡(如果要添加多個網卡,可以按住Shift鍵選擇)。如果物理網絡已經正確設置,所需的網卡將和連接到虛擬交換機的網卡一樣在相同的IP子網中。

4) 返回到“分配的適配器”對話框,可以看到添加的網卡及選擇的切換順序。

5) 添加之后返回到vSphere Web Client管理控制臺,點“
”刷新后,可以看到當前的虛擬交換機已經有兩個網卡,在網絡接口上提供了網絡冗余。

這時可以測試一下網絡冗余:在其他的工作站上,持續(xù)的ping ESXi主機的管理接口,物理拔掉一塊網卡的網線,應該看到ping包一直在發(fā)送,并沒有任何問題。同時,中斷的物理網卡在vSphereClient網絡接口中被標注為故障。
5添加存儲
vSphere的高級功能的實現,必須通過多片物理網卡來實現。不過,這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vSphere需要獨立的共享存儲。
為什么需要獨立存儲?我們來看下面的圖,圖中A、B兩臺服務器各自單獨安裝操作系統(tǒng),文件分別存在各自的硬盤上,若A、B任何一臺服務器故障,硬盤數據將丟失。C、D兩臺服務器僅安裝操作系統(tǒng),數據存放在獨立存儲設備中,C、D任意一臺服務器故障,我們可以由另外一臺服務器接管應用,修復宕機的服務器進行替換即可,原有數據不會丟失。當然也可以兩臺服務器同時跑應用系統(tǒng),進行負載均衡。

常見的存儲有DAS/NAS/SAN/iSCSI/FC等,本次部署采用了FC SAN和ISCSI兩種存儲。連接ISCSI存儲需要先添加存儲適配器,FC SAN采用專門的HBA卡連接,可以直接添加使用,不需要添加適配器。
5.1 增加iSCSI專用虛擬交換機
在連接到iSCSI或者NFS類型的存儲之前,需要為ESXi服務器的虛擬交換機添加類型為VMkernel網絡端口??梢詾楝F有的虛擬交換機添加VMkernel網絡端口,或者為iSCSI存儲新建獨立的虛擬交換機以獲得更佳的性能。建議為iSCSI存儲建立專用的虛擬交換機。
首先增加一個iSCSI專用的虛擬交換機,并為軟件iSCSI創(chuàng)建VMkernel端口。
前面用Web Client添加了FC SAN,這次使用vSphere Client來添加。
在主機列表中選擇需要連接iSCSI存儲的ESXi 服務器,然后點“配置”-“網絡”-“添加網絡”打開網絡配置向導

在連接類型中選擇“VMkenel”,然后點“下一步”繼續(xù)

使用獨立的網絡適配器作為iSCSI存儲連接,選擇創(chuàng)建vSphere標準交換機,使用vmnic1 作為iSCSI存儲連接適配器,
注意:vSwitch連接的網卡要求是千兆適配器。IP地址與iSCSI可在相同的子網,也可在
不同的網絡,但要求可路由到iiSCSI storage。

給新建的虛擬交換機端口/端口組命名,還可以選擇打開VMKernel支持的vMotion

配置VMkernel的連接設置,輸入IP地址(必須是可以訪問到iSCSI存儲的IP地址),網絡掩碼以及配置網關,然后下一步

顯示配置信息,檢查無誤后點“完成”

5.2 添加iSCSI存儲適配器
為iSCSI存儲配置好網絡之后,就要添加iSCSI適配器以訪問iSCSI存儲了。vSphere 6默認沒有配置 iSCSI 軟件適配器,必須手工添加。
在主機列表中選擇ESXi服務器,然后選擇 “配置”標簽,在配置清單中選擇“存儲適配器”,然后點擊“添加…”;

選擇“加軟件iSCSI適配器”,點擊“確定”確認添加

vSphere提示需要在添加適配器后進行配置以訪問iSCSI目標,直接“確定”

5.3 配置軟件iSCSI啟動器
在iSCSI的體系中,主機上的iSCSI適配器本質上是一個iSCSI發(fā)起者(iSCSI initiator,iSCSI啟動器),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配置,以發(fā)現iSCSI目標(iSCSI target,通常是iSCSI存儲)。
要使用iSCSI存儲,必須先配置iSCSI目標。選擇主機,點擊“配置”-“存儲適配器”,在存儲適配器列表中選中要配置的iSCSI啟動器,然后單擊“屬性”。

在“常規(guī)”標簽中,點“配置”

在打開的常規(guī)屬性對話框中,顯示啟動器的狀態(tài)、默認名稱和別名,勾選“已啟用”,點“確定”啟用此啟動器

iSCSI目標的發(fā)現方式有兩種,即動態(tài)發(fā)現和靜態(tài)發(fā)現,推薦采用動態(tài)發(fā)現。切換到“動態(tài)發(fā)現”標簽,點“添加…”

輸入iSCSI 存儲服務器的主機名或IP地址以及偵聽端口, iSCSI默認端口為3260,如果需要修改此端口,請注意防火墻上相應的設置以保證端口可用。

iSCSI服務器(存儲訪問入口)添加完成,可點擊“添加…”按鈕繼續(xù)加入更多,已添加的iSCSI服務器地址將顯示在目標列表中

在添加iSCSI目標后,vSphere提示需要掃描設備以發(fā)現iSCSI存儲。
目前并不能發(fā)現存儲,因為這時iSCSI存儲還未配置,需要將主機的WWN碼告知存儲工程師,將存儲相應的LUN映射到主機(或主機群)后,才能被vSphere發(fā)現。本次部署的華為S5500及2600存儲的配置方法在附件中介紹。
在動態(tài)發(fā)現輸入指定的目標地址后,切換到“靜態(tài)發(fā)現”標簽,將可看到新發(fā)現的目標名稱。選擇要配置的目標,點“設置…”

點擊“CHAP(C) …”

選擇“不使用CHAP”,然后“確定”

點“關閉”關閉前面打開的2個窗口,系統(tǒng)提示適配器總線發(fā)生變化,點“是(Y)”重新掃描

掃描完成后,新發(fā)現的LUN將顯示在設備列表中。

5.4 創(chuàng)建VFMS數據存儲
在創(chuàng)建數據存儲之前,必須安裝和配置存儲器所需的全部適配器
添加數據存儲步驟如下:
選擇主機,點“添加存儲器”

因添加的是iSCSI存儲,存儲器類型選擇為“磁盤/LUN”,下一步

選中要添加的存儲器,下一步

顯示要添加的磁盤的信息
如果添加的磁盤是空白磁盤,則當前磁盤布局將自動顯示整個磁盤空間,以進行存儲器配置
如果磁盤不為空,請在當前磁盤布局頁面的頂部面板中檢查當前磁盤布局,并從底部面板中選擇配置選項
l 使用所有可用分區(qū):將整個磁盤或LUN專門用于單個VMFS數據存儲。如果選擇此選項,則此磁盤上目前存儲的所有的文件系統(tǒng)和數據將被刪除。
l 使用可用空間:在剩余的可用磁盤空間中部署VMFS數據存儲。
在此添加的磁盤是空白磁盤,直接下一步。

輸入添加的數據存儲名稱,下一步

指定數據存儲的大小和容量,下一步

顯示磁盤布局信息,確認無誤后點“完成”

重復以上步驟添加其他的存儲LUN。
在網絡中有多臺VMware ESXi主機時,只需要在一臺主機上,添加一次共享存儲即可,對于連接到同一存儲服務器的存儲磁盤,其他主機會自動添加。
5.5 為存儲器配置多路徑
在配置存儲多路徑前,首先要確保查看存儲設備的信息時能夠發(fā)現多條路徑。

選擇主機,然后依次點擊“管理”-“存儲器”-“存儲設備”,然后選擇需要配置多路徑的存儲設備,在下面的“屬性”欄里點擊“編輯多路徑”

按需要選擇合適的“路徑選擇策略”,確定即可。
路徑選擇策略的規(guī)則:
最近使用(VMware):該策略下,主機使用最近使用的路徑;當路徑不可用時,主機會選擇使用一個替代路徑,當改路徑恢復正常時,主機不會恢復使用原始路徑;
循環(huán)(VMware):該策略下,VMware主機自動按一定算法自動輪流使用所有活動路徑,實現不同LUN路徑之間 實現負載均衡;
固定(VMware):該策略下,VMware主機使用指定的首選路徑(如果已指定),否則會自動使用在系統(tǒng)引導時,發(fā)現的第一條iSCSI路徑;

6為主機和虛擬機配置NTP服務器
在虛擬架構中,由于服務依賴服務器,所以網絡時間同步對于服務器保持一致非常重要。對于ESXi主機,可用Web Client設置網絡時間NTP同步。
需要同步ESXi主機的理由有很多。例如,如果主機與Active Directory集成,需要時間實現同步。在創(chuàng)建和重新獲得快照的時候也需要時間保持一致,因為快照保存的是服務器狀態(tài)的實時鏡像。使用vSphere Client設置網絡時間同步非常簡單。
vSphere網絡時間同步過程:
要配置NTP同步,選擇主機,在“配置”列表上選擇“時間配置”,就可以看見主機上現有的時間同步。

接下來點擊“屬性”,跳出“時間配置”窗口,能看到主機目前的時間。確保不要與實際時間相差太大,如果主機時間比實際時間多出1000秒的話,就太“瘋狂”啦,同步就很難。
在為主機設置本地時間后,勾選“NTP客戶端已啟用”。然后點擊“選項…”,打開“NTP守護進程(ntpd)選項”。

現在,需要選擇與VMware ESXi主機應該同步的NTP服務器。點擊“NTP設置”可看見目前的NTP服務器列表。默認下是空的。點擊“添加”,添加要使用的NTP服務器的名稱或地址(在主機上必須可以PING通)。界面會提示地址,但也可以輸入一個能通過DNS的名稱??蔀橐慌_主機添加多個NTP服務器。
如果不知道使用哪一臺NTP服務器用于VMware網絡時間同步的話,在ntp.org池中的互聯網NTP服務器也同樣可用。只需要從該組中選擇一臺服務器添加到NTP服務器列表中。如果想同步內部的或專有的NTP服務器的話,應該至少制定兩臺NTP服務器。
NTP服務器添加完畢后,勾選下面的“重啟NTP服務以應用更改”。

接著點擊“常規(guī)”,在右邊選擇合適的啟動策略,然后點“啟動”開啟NTP客戶端服務進程。點“確定”關閉NTP時間設置窗口。

這時在ESXi主機的配置屏幕上,現在能看到NTP Client在運行,也能顯示主機目前所使用的NTP服務器列表。

然后需要為虛擬機開啟時間同步,步驟如下:
右擊虛擬機,選擇“編輯設置”

切換到“選項”中的“VMware Tools”,把“同步客戶機時間與主機時間”勾選上。

隨著ESXi主機同步到正確的時間,所有依賴于時間的服務與事件都能正常運行。最重要的是,不會浪費時間精力去修改配置錯誤的網絡時間。
7分配許可密鑰
一、回到vCenter主頁,在右側欄單擊“許可”圖標

二、打開“許可證”選項卡,然后單擊“

三、輸入可用的ESXi和vCen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源標注為YINGSOO的內容版權均為本站所有,歡迎引用、轉載,請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來源及原文鏈接。禁止復制或仿造本網站,禁止在非maisonbaluchon.cn所屬的服務器上建立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友推薦、互聯網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參考,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內容涉嫌侵權,請聯系alex-e#qq.com處理。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