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入門課程第五講之序列和字符串
本文主要介紹Python數(shù)據(jù)類型中序列和字符串,文末有彩蛋哦
干貨滿滿,建議收藏,用到時??闯P?。 小伙伴們如有問題及需要,請留言告訴我哦~ ~ ~。
上一篇文章我們介紹了Python內置數(shù)據(jù)類型。這篇文章就開始介紹序列類型。本文首先會介紹序列的基本概念和通用的方法,接著會介紹Python中的字符串的概念和基本用法。
序列
序列是什么?
序列(sequence)指的是一塊可存放多個元素的內存空間,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每個元素都有自己的位置(索引),可以通過這些位置(索引)來找到指定的元素。如果將序列想象成一個酒店,那么酒店里的每個房間就相當于序列中的每個元素,房間的編號就相當于元素的索引,可以通過編號(索引)找到指定的房間(元素)。
有哪些序列類型呢?
了解完了序列的基本概念,那么在Python中一共有哪些序列類型呢?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Python中共有7種序列類型,分別是文本序列類型(str);二進制序列類型 bytes和bytearray;列表(list);元組(tuple);集合類型(set和frozenset);范圍類型(range)以及字典類型(dict)。
1. 按照能存儲的元素劃分
按照能存儲的元素可以將序列類型劃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容器序列和扁平序列
容器序列:即可容納不同數(shù)據(jù)類型的元素的序列;有 list;tuple;set;dict
舉個栗子:
list=['runoob',786,2.23,'john',70.2]
這里的list保存的元素有多種數(shù)據(jù)類型,既有字符串,也有小數(shù)和整數(shù)。
扁平序列:即只能容納相同數(shù)據(jù)類型的元素的序列;有bytes;str;bytearray,以str為例,同一個str只能都存儲字符。
2. 按照是否可變劃分
按照序列是否可變,又可分為可變序列和不可變序列。
這里的可變的意思是:序列創(chuàng)建成功之后,還能不能進行修改操作,比如插入,修改等等,如果可以的話則是可變的序列,如果不可以的話則是不可變序列。
可變序列有列表( list);字典(dict)等,
不可變的序列有元祖(tuple),后面的文章會詳細的對這些數(shù)據(jù)類型做詳細介紹。
序列都有哪些方法以及特性呢?
序列的索引
在介紹序列概念的時候,說到了序列中元素的索引,那么什么是序列的索引呢?其實就是位置的下標。 如果對C語言中的數(shù)組有所了解的話,我們知道數(shù)組的索引下標都是從0開始依次遞增的正數(shù),即第一個元素的索引下標是0,第n個元素的索引下標是n-1。序列的索引也是同理,默認情況下都是從左向右記錄索引,索引值從0開始遞增,即第一個元素的元素的索引值是0,第n個元素的索引值是n-1。如下圖所示:

當然與C語言中數(shù)組不同的是,Python還支持索引值是負數(shù),該類的索引是從右向左計數(shù)。換句話說,就是從最后一個元素開始計數(shù),從索引值-1開始遞減,即第n個元素的索引值是-1,第1個元素的索引值是-n,如下圖所示:

序列切片
切片操作是訪問序列元素的另一種方式,它可以訪問一定范圍內的元素,通過切片操作,可以生成一個新的序列。切片操作的語法格式是:
sname[start : end : step]
各個參數(shù)的含義分別是:
- sname: 表示序列的名稱
- start:表示切片的開始索引位置(包括該位置),此參數(shù)也可以不指定,不指定的情況下會默認為0,也就是從序列的開頭開始切片。
- end:表示切片的結束索引位置(不包括該位置),如果不指定,則默認為序列的長度。
- step: 表示步長,即在切片過程中,隔幾個存儲位置(包括當前位置)取一次元素,也就是說,如果step的值大于1,比如step為3時,則在切片取元素時,會隔2個位置去取下一個元素。
還是舉個栗子說明下吧:
str1='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取出索引下標為7的值 print(str1[7]) # 從下標0開始取值,一直取到下標為7(不包括)的索引值 print(str1[0:7]) # 從下標1開始取值,一直取到下標為4(不包括)的索引值,因為step等于2,所以會隔1個元素取值 print(str1[1:4:2]) # 取出最后一個元素 print(str1[-1]) # 從下標-9開始取值,一直取到下標為-2(不包括)的索引值 print(str1[-9:-2])
運行的結果是:
向 好好學習,天天 好習 上 好好學習,天天
序列相加
Python支持類型相同的兩個序列使用"+"運算符做想加操作,它會將兩個序列進行連接,但是不會去除重復的元素,即只做一個簡單的拼接。
str='他叫小明' str1='他很聰明' print(str+str1)
運行結果是:他叫小明他很聰明
序列相乘
Python支持使用數(shù)字n乘以一個序列,其會生成一個新的序列,新序列的內容是原序列被重復了n次的結果。
str2='你好呀' print(str2*3)
運行結果是:你好呀你好呀你好呀 ,原序列的內容重復了3次。
檢查元素是否包含在序列中
Python中可以使用in關鍵字檢查某個元素是否為序列中的成員,其語法格式為:
value in sequence
其中,value表示要檢查的元素,sequence表示指定的序列。
舉個栗子:查找天字是否在字符串str1中。
str1='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print('天' in str1)
運行結果是:True
序列相關的內置函數(shù)
| 函數(shù) | 功能 | 適用場景 |
|---|---|---|
| len() | 計算序列的長度,即返回序列中包含了多少個元素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字符串等 |
| max() | 找出序列中的最大元素,針對序列中元素是數(shù)字的情況 。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range等 |
| min() | 找出序列中的最小元素,針對序列中元素是數(shù)字的情況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range等 |
| list() | 將序列轉換為列表 | 適用于字符串 |
| str() | 將序列轉換為字符串 | 適用于列表,元組,數(shù)字 |
| sum() | 對序列中的元素求和,注意,對序列使用sum()函數(shù)時,做加和操作的必須全部是數(shù)字,不能是字符或者字符串,因為解釋器無法判定事要做連接操作,還是做加和操作 | 適用于列表,元組、集合、range等 |
| sorted() | 對元素進行排序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range,字符串等 |
| reversed() | 反向序列中的元素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range,字符串等 |
| enumerate() | 枚舉列表元素,返回枚舉對象,其中每個元素包含下標和值的元組。該函數(shù)對元組/字符串同樣有效。 | 適用于列表,元組、字典、集合、range,字符串等 |
依然是舉例說明:
str3='碼農飛哥'
print('字符串的長度=',len(str3))
print('轉成列表=',list(str3))
print('調用enumerate函數(shù)',enumerate(str3))
print('遍歷enumerate函數(shù)的結果:')
for item in enumerate(str3):
print(item)
print('遍歷reversed函數(shù)的結果:')
for item in reversed(str3):
print(item)
list2=['碼農','飛哥']
print('列表轉字符串=',str(list2))
list1=[12,20,5,8,1]
print('最大值=',max(list1))
print('最小值=',min(list1))
print('求和結果=',sum(list1))
print('排序結果=',sorted(list1))
運行結果是:
字符串的長度= 4 轉成列表= ['碼', '農', '飛', '哥'] 調用enumerate函數(shù) <enumerate object at 0x7f90818cd540> 遍歷enumerate函數(shù)的結果: (0, '碼') (1, '農') (2, '飛') (3, '哥') 遍歷reversed函數(shù)的結果: 哥 飛 農 碼 列表轉字符串= ['碼農', '飛哥'] 最大值= 20 最小值= 1 求和結果= 46 排序結果= [1, 5, 8, 12, 20]
字符串
前面介紹序列時,大部分例子都是用字符串來表示的,那么就來認識一下字符串吧!
字符串的定義
由若干個字符組成的集合就是一個字符串(str),Python中的字符串必須由雙引號""或者單引號''包圍。其語法格式是:
"字符串內容" '字符串內容'
如果字符串中包含了單引號需要做特殊處理。比如現(xiàn)在有這樣一個字符串str4='I'm a greate coder' 直接這樣寫有問題的。
處理的方式有兩種:
對引號進行轉義,通過轉義符號\進行轉義即可:
str4='I\'m a greate coder'
使用不同的引號包圍字符串
str4="I'm a greate coder"
這里外層用雙引號,包裹字符串里的單引號。
原始字符串的處理
有時候我們并不想字符串被轉義,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在字符串的開頭加上r前綴,就變成了原始字符串,具體格式是:
str1 = r'原始字符串內容' str2 = r"原始字符串內容"
舉個例子吧:
str4=r'碼農\'飛哥真棒' str5=r"碼農\'飛哥真棒" print(str4) print(str5)
運行結果是:
碼農\'飛哥真棒 碼農\'飛哥真棒
字符串的分割方法
在實際開發(fā)中,我們經常要根據(jù)文件名獲取文件的后綴名,這該如何處理呢?
path = "test_user_info.py"
現(xiàn)在要提取后綴名py,其實可以通過split方法,將字符串分割成列表(list),然后從列表中取值,就像下面這樣:
suffix = path.split(".")[1]
print("suffix: {}".format(suffix))
字符串拼接的方法
字符串拼接的方法有三種,分別是:
- 通過join方法
通過join方法的語法格式是str.join(iterable),其中join的條件是 iterable可迭代的,并且列表元素是字符串(str)。就是對iterable中的每個元素進行遍歷,然后拼接到str上,這里的str是用于指定合并時的分隔符,如果想拼接之后的字符串是逗號分割,那么寫法是通過format方法
- 通過format方法
format 方法是通過占位符占據(jù)要拼接的字符串的位置。
- 通過
+運算符
現(xiàn)有字符串碼農飛哥好,,要求將字符串碼農飛哥牛逼拼接到其后面,生成新的字符串碼農飛哥好,碼農飛哥牛逼
str6 = '碼農飛哥好,'
# 使用+ 運算符號
print('+運算符拼接的結果=',(str6 + '碼農飛哥牛逼'))
#使用join拼接字符串
list2 = ['碼', '農', '飛', '哥', '牛', '逼']
print('無符號分割join的拼接結果=', ''.join(list2))
print('逗號分割join的拼接結果=',','.join(list2))
# 使用format拼接
str7 = str6 + '{0}'
print('format拼接的結果=',str7.format('碼農飛哥牛逼'))
str8=str6+'{0}{1}'
print('format拼接的結果=',str8.format('碼農飛哥','牛逼'))
運行結果是;
+運算符拼接的結果= 碼農飛哥好,碼農飛哥牛逼 無符號分割join的拼接結果= 碼農飛哥牛逼 逗號分割join的拼接結果= 碼,農,飛,哥,牛,逼 format拼接的結果= 碼農飛哥好,碼農飛哥牛逼 format拼接的結果= 碼農飛哥好,碼農飛哥牛逼
大家想想如果還直接使用str6.join('碼農飛哥牛逼') 最后的輸出結果是啥呢?
str6 = '碼農飛哥好,'
print(str6.join('碼農飛哥牛逼'))
print(str6)
運行結果是
碼碼農飛哥好,農碼農飛哥好,飛碼農飛哥好,哥碼農飛哥好,牛碼農飛哥好,逼 碼農飛哥好,
就是將碼農飛哥牛逼遍歷,然后每個字符拼接到str6前面,所以前面的 str6是作為一個拼接的分隔符號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拼接后的字符串是新的字符串,而不是在原有的字符串上修改。所以我們看到原字符串str6在拼接后并沒有改變。這個特新跟Java中的String是一樣,那么有小伙伴知道str不可變的原因的?歡迎留言哦。
所以在遍歷拼接字符串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賦值,就像這樣:
list = ['碼', '農', '飛', '哥', '牛', '逼']
str_list = str("")
for str1 in list:
str_list = str_list + "file {0}\n".format(str1)
print(str_list)
總結
本文詳細介紹了Python內置數(shù)據(jù)類型中的序列類型,介紹了序列的基本概念,序列就是一塊存儲多個元素的內存空間,這些元素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介紹了序列的通性,可以把序列當成其他語言中的數(shù)組,可以把序列想象成一個酒店。序列通過索引來查找里面的值。最后介紹了字符串,希望對讀者朋友們有所幫助。
牛刀小試一下吧
現(xiàn)有如下的字符串
str6='程序猿正在創(chuàng)造世界'
如何根據(jù)str6輸出結果為正創(chuàng) 的字符串?
如何根據(jù)str6輸出結果為界世造創(chuàng)的默默猿序程的字符串呢?
小伙伴積極思考。參考答案詳見文尾:
參考答案
現(xiàn)有如下的字符串
str6='程序猿正在創(chuàng)造世界'
如何根據(jù)str6輸出結果為正創(chuàng) 的字符串?如何根據(jù)str6輸出結果為界世造創(chuàng)的默默猿序程的字符串呢?
這里主要考察的是字符串的切片以及字符串的拼接等知識點。這里還用到了反轉函數(shù)。
答案一:
str6 = '程序猿正在創(chuàng)造世界' # 索引的坐標是從0開始的,3表示取第4個字符串,6表示到第七個字符串(不包括),步長是2 print(str6[3:6:2]) # 首先獲取反轉之后的字符串 str2 = ''.join(reversed(str6)) #將字符串拼接成我們想要的字符 print(str2[0:4] + '默默的' +str2[6:9])
答案二:
str6 = '程序猿正在創(chuàng)造世界'
# 第一題
print(str6[3]+str6[5])
# 第二題
str6=str6[0:3]+str6[5:]
list2 = list(reversed(str6))
list2.insert(4, '的默默')
print(''.join(list2))
到此這篇關于python入門課程第五講之序列和字符串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更多相關python序列字符串內容請搜索本站以前的文章或繼續(xù)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源標注為YINGSOO的內容版權均為本站所有,歡迎引用、轉載,請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來源及原文鏈接。禁止復制或仿造本網(wǎng)站,禁止在非maisonbaluchon.cn所屬的服務器上建立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wǎng)友推薦、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參考,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內容涉嫌侵權,請聯(lián)系alex-e#qq.com處理。
關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