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編程Flask框架簡單使用教程
基礎知識
使用框架的優(yōu)點
穩(wěn)定性和可擴展性強
可以降低開發(fā)難度,提高了開發(fā)效率
Flask誕生于2010年,是Armin ronacher用Python語言基于Werkzeug工具箱編寫的輕量級Web開發(fā)框架
Flask本身相當于一個內核,其他幾乎所有的功能都要用到擴展(郵件擴展Flask-Mail,用戶認證Flask-Login,數據庫Flask-SQL_Alchemy),都需要用第三方的擴展來實現。
其WSGI工具箱采用Werkzeug(路由模塊),模塊引擎則使用Jinja2.這兩個也是Flask框架的核心
Flask常用擴展包
| Flask-SQLalchemy | 操作數據庫 |
|---|---|
| Flask-script | 插入腳本 |
| Flask-migrate | 管理遷移數據庫 |
| Flask-Session | Session存儲方式指定 |
| Flask-WTF | 表單 |
| Flask-Mail | 郵件 |
| Flask-Bable | 提供國際化和本地化支持,翻譯; |
| Flask-Login | 認證用戶狀態(tài); |
| Flask-OpenID | 認證; |
| Flask-RESTful | 開發(fā)REST API的工具; |
| Flask-Bootstrap | 集成前端Twitter Bootstrap框架 |
| Flask-Moment | 本地化日期和時間 |
| Flask-Admin | 簡單而可擴展的管理接口的框架 |
擴展列表:http://shouce.jb51.net/flask0.10/extensions.html
1.中文文檔(http://shouce.jb51.net/flask0.10/index.html)
2.英文文檔(http://flask.pocoo.org/docs/0.11/)
基本格式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a():
return 'aa'
app.run()
打開谷歌 網址為你的ip地址后加上:再加上默認的端口號5000 頁面展示為aa
app.run(host='0.0.0.0',port=80,debug=True)
host:設置為'0.0.0.0'時在同一個局域網別的電腦ip都能訪問,不設置這個參數時只有自己的ip能訪問
port:是默認端口號,為80時,網址后面不用加:你設置的端口號,
debug:在代碼中修改return的值后debug的值為True時,不用重新執(zhí)行程序,刷新網頁即可刷新內容
拓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orders_id>') #加個<> <>里寫的內容為參數
def a(orders_id):
return '%s'%orders_id
app.run()
在谷歌里輸入你的ip后加上/你要寫的內容 網頁展示內容即為你要寫的內容
如果限制只能是數字的話 <int:orders_id> <float:orders_id>
return
return 只能返回字符串 和render_template
如果要返回字典之類的 要轉成json類型
import json json.dumps()
from flask import Flask,jsonify
return {'a':'b'} #報錯
return str({'a':'b'}) #純文本形式,沒有數據類型,即沒有鍵值對
return json.dumps({'a':'v'}) #文本形式,但保留了鍵值對
return jsonify({'a':'v'}) #json類型 有鍵值對
app.conifg['JSON_AS_ASCII']=False#將返回的漢字不以ASCII形式返回
app.config.from_pyfile('settings.ini') # 可以新建settings.ini 在這里寫配置
重定向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direct,url_for
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a():
return 'a'
@app.route('/five')
def five():
return redirect(url_for('a'))#當你輸入網址為你的ip+/+five 時 這個網頁展示內容其實就跳轉到a()方法里返回的內容
#重定向到黑馬官網
@app.route('/demo5')
def demo5():
return redirect('http://www.itheima.com')
#重定向到自己寫的視圖函數
#可以直接填寫自己url路徑
#也可以使用url_for生成指定視圖函數所對應的url
@app.route('/demo1')
def demo1():
return 'demo1'
#重定向
@app.route('/demo5')
def demo5():
return redirect(url_for('demo1'))
#重定向到帶有參數的視圖函數
#在 url_for 函數中傳入參數
# 路由傳遞參數
@app.route('/user/<int:user_id>')
def user_info(user_id):
return 'hello %d' % user_id
# 重定向
@app.route('/demo5')
def demo5():
# 使用 url_for 生成指定視圖函數所對應的 url
return redirect(url_for('user_info', user_id=100))
取網址參數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quest,jsonify
app=Flask(__name__)
@app.route('/<id>')
def a(id):
return '%s'%id
#當你輸入的網址為你的ip + / + 你要展現的內容, 頁面內容即為你要展現的內容
@app.route('/')
def b():
name=request.args.get('name')
id=request.args.get('id')
return jsonify({'name':name,'id':id})
#當你輸入的網址為你的ip + /? +name=小明&id=7 展現的內容即為{'name':小明,'id':7}
content-type
json類型: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
字符串類型:'content-type':'text/plain'
解析類型:'content-type':'text/html'
cookie\session
獲取cookie request.get.cookie('')
獲取session session.get('')
cookie:指某些網站為了辨別用戶身份、進行會話跟蹤而儲存在用戶本地的數據(通常經過加密)
復數形式Cookies
cookie是由服務器生成,發(fā)送給客戶端瀏覽器,瀏覽器會將Cookie的Key/value保存,下次請求同一網站時就發(fā)送該cookie給服務器(前提是瀏覽器設置為啟用cookie)
cookie的Key/value可以由服務器端自己定義
Cookie是存儲在瀏覽器中的一段純文本信息,建議不要存儲敏感信息如密碼,因為電腦上的瀏覽器可能被其它人使用
Cookie基于域名安全,不同域名的Cookie是不能互相訪問的
如訪問itcast.cn時向瀏覽器中寫了Cookie信息,使用同一瀏覽器訪問baidu.com時,無法訪問到itcast.cn寫的Cookie信息
瀏覽器的同源策略
當瀏覽器請求某網站時,會將本網站下所有Cookie信息提交給服務器,所以在request中可以讀取Cookie信息
#設置cooki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sponse
@app.route('/cookie')
def set_cookie():
resp=Response("this is to set cookie")
resp.set_cookie('username','itcast')
return resp
設置過期時間
@app.route('/cookie')
def set_cookie():
response=Response('hello world')
response.set_cookie('username','itheima',3600) #單位是秒
return response
獲取cookie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quest
#獲取cookie
@app.route('/request')
def resp_cookie():
resp=request.cookies.get('username')
return resp
Session
對于敏感重要的信息,建議儲存在服務器端,在服務器端進行狀態(tài)保持的方案就是session
session依賴于cookie
session數據的獲取
session:請求上下文對象,用于處理http請求中的一些數據內容
@app.route('/index1')
def index1():
session['username']='itcast'
return reddirect(url_for('index'))
@app.route('/')
def index():
return session.get('username')
記得設置secretz-key='itcast' 這個里面的值自己可以隨意設置
刪除session
session.pop('')
app.config['PERMANENT_SESSION_LIFETIME']=20 #設置session的時效
flask路由
指定路由地址
#指定訪問路徑為demo1
@app.route('/demo')
def demo1():
return 'demo1'
給路由傳參
有時我們需要將同一類URL映射到同一個視圖函數處理,比如:使用同一個視圖函數來顯示不同用戶的個人信息
#路由傳遞參數
@app.route('/user/<user_id>')
def user_info(user_id):
return 'hello %s'%user_id
輸入的網址后綴加的什么 在網頁展示的就是什么,下面那個函數括號里必須是上面的參數
路由傳遞的參數默認當作string處理,也可以指定參數的類型
#路由傳遞參數
@app.route('user/<int:user_id>')
def user_info(user_id):
return 'hello %d'%user_id
這里指定int,尖括號中的內容是動態(tài)的。在此暫時可以理解為接受int類型的值,實際上int代表使用IntergeConverter去處理url傳入的參數
指定請求方式
在Flask中。定義一個路由,默認的請求方式為:
GET
OPTIONS(自帶)
HEAD (自帶)
如果像添加請求方式,
@app.route('/demo2',methods=['GET','POST'])
def demo2():
#直接從請求中取到請求方式并返回
return request.method
request屬性
request就是flask中代表當前請求的request對象,期中一個請求上下文變量
(理解成全局變量,在視圖函數中直接使用可以取到當前本次請求)
屬性 說明 類型
data 記錄請求的數據,并轉換為字符串 *form 記錄請求中的表單數據 MultiDictargs 記錄請求中的查詢參數 MultiDictcookies 記錄請求中的cookie信息 Dictheaders 記錄請求中的報文頭 EnvironHeadersmethod 記錄請求使用的HTTP方法 GET/POSTurl 記錄請求的URL地址 stringfiles 記錄請求上傳的文件 *Request.Form:獲取以POST方式提交的數據(接收Form提交來的數據);Request.QueryString:獲取地址欄參數(以GET方式提交的數據)Request:包含以上兩種方式(優(yōu)先獲取GET方式提交的數據),它會在QueryString、Form、ServerVariable中都搜尋一遍。
requests模塊發(fā)送請求有data、params兩種攜帶參數的方法。
params在get請求中使用,data在post請求中使用。params是往url后面添加參數,data是指POST請求傳入的字典或對象
上下文
上下文:相當于一個容器,保存了Flask程序運行過程中的一些信息
Flask中有兩種上下文,請求上下文和應用上下文
請求上下文(request context)
思考:在試圖函數中,如何取到當前請求的相關數據?比如:請求地址,請求方式,cookie等等
在flask中,可以直接在視圖函數中使用request這個對象進行獲取相關數據,而request就是請求上下文的對象,保存了當前本次請求的相關數據,請求上下文對象有:request,session
request:
封裝了HTTP請求的內容,針對的是http請求。舉例:user=request.args.get('user'),獲取的是get請求的參數
session:
用來記錄請求會話中的信息,針對的是用戶信息,舉例:session['name']=user.id,可以記錄用戶信息,還可以通過session.get['name']獲取用戶信息
應用上下文對象有:current_app , g
current_app
應用程序上下文用于存儲應用程序中的變量,可以通過current_app.name打印當前app的名稱,也可以在current_app中存儲一些變量,例如:
應用的啟動腳本是哪個文件,啟動時指定了哪些參數
加載了哪些配置文件,導入了哪些配置
連了那個數據庫
有哪些public的工具類,常量
應用跑在那個機器上,IP多少,內存多大
current_app.name
current_app.text_value='value'
g變量
g作為flask程序全局的一個臨時變量,充當著中間媒介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它傳遞一些數據,g保存的是當前請求的全局變量,不同的請求會有不同的全局變量,通過不同的thread id區(qū)別
g.name='abc'
注意:不同的請求,會有不同的全局變量
兩者區(qū)別:
請求上下文:保存了客戶端和服務器交互的數據
應用上下文:flask應用程序運行過程中,保存的一些配置信息,比如程序名、數據庫連接、應用信息等
上下文中的對象只能在指定上下文使用,超出范圍不能使用, 請求上下文和應用上下文原理實現:http://shouce.jb51.net/flask0.10/appcontext.html
注冊路由
@app.route('/')
def hello():
#會返回status code
#content-type 在http headers里
#content-type=text/html #默認值 當成html格式來解析
#將返回的結果封裝成一個Response對象
headers={
# 'content-type':'text/plain', #當成普通的字符串來解析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返回json類型
}
# response=make_response('<html></html>',200) #301是重定向
# response.headers=headers
# return response
# return '<html></html>'
return '<html></html>',200,headers
# app.add_url_rule('/hello',view_func=hello)#也可以這樣來注冊路由的
以上就是python編程Flask框架簡單使用教程的詳細內容,更多關于python教程Flask框架使用的資料請關注本站其它相關文章!
版權聲明:本站文章來源標注為YINGSOO的內容版權均為本站所有,歡迎引用、轉載,請保持原文完整并注明來源及原文鏈接。禁止復制或仿造本網站,禁止在非maisonbaluchon.cn所屬的服務器上建立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本站部分內容來源于網友推薦、互聯(lián)網收集整理而來,僅供學習參考,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有內容涉嫌侵權,請聯(lián)系alex-e#qq.com處理。
關注官方微信